400-061-9052

试驾吉利GC7 “舶来”的自主

  • 发布时间: 2016年7月27日
  • 来源:人人车
  • 编辑:王熙鹏

  在试驾吉利GC7 之前的一段时期,一位朋友找我咨询对某自主品牌的某款SUV 车型的评价,在他预算充足的情况下,我建议他放弃该款车型,转而去选择合资品牌车型。理由如下:首先,自主品牌车型的技术相对于合资品牌来讲还是有点落后的,这将直接影响驾驶的感受;其次,自主品牌的材料和工艺受其成本影响,较合资品牌还是要稍微差一点。试驾过全球鹰GC7 后,我突然间发现上述理由下得也许有些武断了,起码在GC7 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新奇的东西。

  自2008 年开始,吉利逐步建立帝豪、全球鹰和英伦三大品牌,而原有吉利品牌渐渐淡出。按着吉利的说法,帝豪和全球鹰两大品牌并不完全依据车型中高低档的传统模式加以区别,而是按消费者类型和他们的需求进行划分。全球鹰的品牌关键字确定为:活力、突破、精彩,从全球鹰熊猫即看得出来,吉利为全球鹰设定的目标消费者是那些年轻人群,既包括生理年轻者,也包括心理年轻者。那么,GC7 是否能够满足“年轻者”的需求呢?

  和熊猫相比,GC7 源自于京剧脸谱的设计并没有让它看起来有多么特立独行,除了前进气格栅上大大的全球鹰标志(其实作为“定稿”的GC7 前脸设计也远没有北京车展上展出的概念车来得夸张),整体看来GC7 的设计风格略显保守,无论外观还是内饰,GC7都显得中规中矩,就连轮胎也选用了偏向于性价比的佳通GitiComfort 228(2010 中国年度车轮“年度性价比轮胎”获得者)。设计保守并不代表其缺乏亮点,GC7 的座椅包裹性非常好,以笔者的身材(本人身高183 厘米,体重70 公斤)坐在上面很是舒服,如果所用材质再讲究些,甚至会以为坐在了QX56 上面(用近150 万的进口车和GC7 相比较是不是很不厚道……)。

  缺少哗众取宠的外观,同时又希望可以成为全球鹰品牌的主力车型,使销售员们成功说服“新实力派”消费者(吉利定义的在事业上有一定成绩的年轻人)购买,GC7 所能依靠的也许只有“内涵”了。

  在厂家所发的新闻稿件中有这样一句话:“三四十万轿车没有的,GC7 有。”虽然有些夸张,但GC7 的配置在同价位车型中确实令人瞠目结舌。如果说四门一键降窗、电动8 向座椅、后视镜电加热除霜等配置还不足以体现其配置丰富性的话,那么定速巡航、全景观可视倒车雷达、导航、BMBS(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的出现则多少令人惊讶,当然这份惊讶是参考了其价格而产生的。至于价格?在这里先挖一个小坑,后面慢慢填。不过,可能是受制于成本的原因,虽然GC7 的配置超乎想象地高,但某些配置用起来也不是非常顺手,比如开启定速巡航后的速度调节(使用按钮加速或者减速)就稍显迟缓,导航路线虽然准确但画面美观度实在不敢恭维。

  GC7 的“内涵”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其动力传动系统。在大多自主品牌,甚至合资品牌的自动挡变速器还使用4 挡或5 挡的时候,GC7 采用了6 挡自动变速器,而且还是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DSI 出品(吉利于2009 年将其收购)。每当转速达到2000 转/分,GC7 的自动变速器皆会悄然将挡位升上一个,虽然少了些驾驶乐趣,但低转速位行驶无疑会更加节油环保。在自动挡上缺失的驾驶乐趣换到手动模式同样没有得到太多补偿,GC7 手动模式下的反应稍显迟缓,令人总是怀疑之前是否进行了升挡或降挡操作,这算是其自动变速器的一个缺陷吧。1.8DVVT 发动机不可谓不先进,但170 牛米的最大扭矩并没有为GC7 带来强劲的动力,平缓地将速度提升至120 公里/ 小时后,GC7 就有些力不从心,给人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感觉。总体来讲,GC7 驾驶起来非常平稳,但要想出去“拉拉风”还欠缺一点。

  试驾当天,全球鹰GC7 并没有公布价格。别担心,之前挖的坑还是要填上的。广州车展期间,GC7 公布了价格,售价7.69-8.99 万元。在这样的价格、配置和动力传动面前,之前提到的缺点你是否觉得可以忽略了?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人人车!

分享到: